Celestia 會對以太坊構成威脅嗎?

作者:Michael Nadeau,The DeFi Report;編譯:鄧通,金色財經
在本報告中,我們將範圍縮小,將當今以太坊的構建與互聯網的構建進行比較,同時介紹 Celestia——它試圖顛覆以太坊,成爲服務於以太坊 L2 和主權匯總的默認數據可用性 (DA) 解決方案。
以太坊的挑战
以太坊的擴容路线圖爲投資者提出了克服這一周期的兩個主要障礙,而這在 21 世紀周期中並不存在:
過去幾年中,L2 代幣的大量湧入稀釋了可以將 ETH 作爲長期投資流入的風險資本數量。
從執行的角度來看,L2 改進了以太坊的基礎層技術,這導致其經濟的很大一部分轉移到 L2。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渣打銀行本周發布的報告可以理解這一結果——他們估計 Base 已從以太坊 L1 奪走了 500 億美元的市值。因此,渣打銀行將年底價格目標從 1 萬美元下調至 4 千美元。
鑑於以太坊在 L1 層缺乏可擴展性,它必須能夠爲 L2 提供服務,因爲 L2 是其未來的主要客戶。
以太坊如今擁有這個市場。但展望未來,競爭威脅正在出現。
爲了充分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想縮小範圍,將以太坊的建設與互聯網本身的建設進行比較。首先闡述這一點將有助於闡明以太坊當前面臨的挑战。
然後,我們介紹 Celetia 的價值主張——我們將在報告後面詳細介紹。
早期互聯網
在網絡發展的早期,如果你想創建一個網站,你必須托管自己的物理服務器——這成本高昂,而且擴展性不好。
我們通過創建共享服務器托管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利用 GeoCities 等托管服務,這使得建立網站變得更加容易和便宜。
互聯網开始擴展,企業家建立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網站變得更加便宜。
最終,創新受到 GeoCities 提供的共享執行的限制。虛擬服務器的出現——它提供了你自己服務器的可擴展性 + 自定義/靈活性,但具有使用共享主機的便利性。亞馬遜網絡服務誕生了。
隨着 AWS 的出現,電子商務、SaaS 公司和社交媒體也應運而生——所有這些在互聯網發展的早期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如今,同樣的過程正在公共區塊鏈上上演——它們通過全球會計账本和數字產權向互聯網引入了一種新的數據結構。
它從笨重、低效和昂貴的用戶體驗开始,然後變得精簡、便宜和快速。
公共區塊鏈和以太坊
比特幣是第一個公共區塊鏈。在 web3 的早期,如果你想利用這項突破性新技術創建新的應用程序,你必須從自己的區塊鏈开始。比特幣的分叉幣(點對點命名系統)就是一個早期的例子。公共區塊鏈的這個時代類似於早期的網絡——當時你必須托管自己的服務器來構建網站。
以太坊於 2015 年嶄露頭角。我們可以將 L1 視爲“web3 的 GeoCities”。爲什么?以太坊讓开發人員能夠使用共享基礎設施啓動應用程序。無需啓動自己的鏈和自舉驗證器。這類似於 GeoCities,允許开發人員構建網站而無需在自己的服務器上托管。
當然,开發人員需要更多的吞吐量和靈活性來構建專門的用例。進入以太坊 L2s——在 L1“之上”構建的執行環境,以太坊作爲數據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基礎架構。
現在,以太坊开始看起來像一個“網絡的網絡”——類似於互聯網本身的構建。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特別是,以太坊的 DA 成本仍然相當高。這爲 Celestia 等競爭對手爲以太坊的 L2 客戶提供服務打开了大門,類似於 AWS 在當前雲時代爲 web2 應用程序提供服務的方式。
現在。鑑於 Celestia 早期的成功,我們不得不問一個問題:Celestia 是否對以太坊的 L2 路线圖構成威脅?
如果以太坊 L2 轉向 Celestia 這樣的解決方案,會發生什么?
Celestia 簡介
Celestia 是一個權益證明區塊鏈(目前有 100 個驗證器),專門用於解決數據可用性驗證問題 —— 過去,驗證需要節點下載區塊中的所有交易。他們通過數據可用性抽樣解決了這個問題 —— 無需節點下載數據即可保證數據可用性。
他們的目標客戶是其他區塊鏈。
現在,假設您是 Robinhood。您的平台上每月有超過 2000 萬用戶交易股票和期權。與此同時,加密貨幣交易已成爲您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四季度收入的 35%)。
假設您決定進一步融入加密貨幣基礎設施,因爲您看到未來所有資產都將被代幣化以用於交易和結算/會計。
自然而然,您決定在保持控制和靈活性的同時獲取最大價值的最佳方式是在以太坊上構建 L2(它在加密貨幣中具有最佳網絡效應)。
您需要以下組件才能使其全部工作:
執行:處理交易、掉期、付款和其他用戶操作
共識:確保沒有人作弊,每個人都遵循相同的規則(將共識視爲安全)
數據可用性:使發生的事情的歷史記錄(數據)可供其他人審計或其他應用程序訪問
結算:最終會計/記分牌
如果你是 Robinhood,你會想要構建自己的主權 L2,在那裏你可以控制執行。但是,你可能不想爲共識/安全構建自己的驗證器網絡。也許你會爲此使用以太坊。
當然,你需要讓你的所有數據可供其他人審計/驗證,並供其他應用程序訪問。你也可以爲此使用以太坊。但 Celestia 便宜 100 倍 + 它可以讓你與其他 L2 集成,甚至與 Solana(未來)集成,並在那裏提供你的數據。
也許你選擇 Celestia 作爲你的 DA 層。
最後,你需要一個地方來將所有用戶活動作爲“最終記分牌”來解決。考慮到以太坊的安全性、去中心化和 lindy,你選擇它作爲你的官方會計分類账。
這是你的技術堆棧:
Celestia 爲 Robinhood 解決了什么問題?
Celestia 使 Robinhood 能夠更輕松地執行以下操作:
擁有自己的執行環境。
利用以太坊達成共識和結算 —— 這是以太坊作爲最安全和去中心化的 L1 所擅長的。
利用 Celestia 實現數據可用性,成本比使用以太坊低得多(現在便宜 100 倍)。
將來,如果 Celestia 能夠構建一個 L2 網絡(具有本地橋接),利用它來實現數據可用性,那么 Robinhood 可以從向該網絡中的每個人提供對其數據的訪問權限中受益。此外,假設 Celestia 能夠以原生、無縫的體驗連接 L1(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Celestia 甚至可以爲其他鏈上的應用程序和用戶提供對其數據的訪問權限。
要點:
在提到 DeFi 應用程序的可組合性時,您可能聽說過“貨幣樂高”這個術語。Celestia 致力於爲希望定制其技術堆棧的主權匯總提供這種體驗,同時使數據可在各種鏈/應用程序/和執行環境中使用。
L1 目前通過共享標准(代幣、智能合約、开發工具等)實現網絡效應。Celestia 尋求在 L1 和 L2 之間創建網絡效應,作爲 web3 技術堆棧的關鍵“中間件”協議。這是一個偉大的想法。它的目標是通過“blob 費用”創建網絡效應作爲“默認 DA 解決方案”——這是所有 L2 在使用 Celestia 時都會選擇的標准。由於它與其他匯總和 L1 之間的可組合性,這可能會給它帶來“護城河”——解決 L1 和 L2 之間分散的流動性和用戶群。同樣,這是一個偉大的想法,並非易事。
爲了取得成功,它需要獲得最大的 L2 作爲客戶(目前它還沒有),並成爲所有新進入者的默認選擇。
Robinhood(和現有的 L2)可能希望堅持使用以太坊而不是 Celestia,原因有很多。
安全風險。以太坊在驗證匯總時假設 DA 和結算是統一的。如果 Robinhood 將數據發布到 Celestia 但結算到以太坊,以太坊就無法原生驗證 Celestia 的 DA 保證。這增加了以太坊驗證者的信任假設,他們必須依賴 Celestia 的外部監控。
額外的復雜性。Blob 直接內置於以太坊的協議中,使其更易於實現和維護。
風險與回報。以太坊是當今最去中心化和最安全的智能合約網絡。在這個新興階段,選擇一種不太成熟的替代方案可能會被視爲高風險、低回報。
Celestia 的採用
如前所述,Celestia 需要吸引最大、最成功的匯總 + 大多數新進入者。爲什么?它需要吸引最大的客戶,然後將他們全部連接起來——這樣就可以爲未來的建設者創建無縫的用戶體驗,他們希望訪問所有鏈上的用戶和數據,同時讓任何人都可以驗證數據。
如果實現了這種勢頭,Celestia(作爲通過數據可用性連接所有鏈的中間件)可能會成爲 web3 中最重要的協議之一(類似於比特幣、以太坊和 Solana)。
當然,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進展
Celestia 誕生至今不到 1.5 年。但它已經是加密領域領先的 DA 解決方案,就發布的數據量而言,目前佔據了 90% 的市場份額。
頂級客戶
通用 L2:86.7%(Eclipse,Solana 虛擬機 (SVM) L2 構成了今天發布到 Celestia 的絕大部分數據)
遊戲 L2:2.8%
金融 L2:1.7%
社交 L2:.5%
消費者 L2:.12%
總共有大約 30 個 rollup 今天向 Celestia 發布數據。它確保了約 5 億美元的價值。
如前所述,Celestia 尚未獲得頂級以太坊 L2 之一來利用它進行 DA。我們認爲他們的目標是讓頂級 L2 移動,然後成爲新進入者的“默認 DA 解決方案”。從那裏,他們可以通過圍繞“blob 費用”的新標准實現網絡效應和“護城河”——實現跨鏈可組合性。
話雖如此,我們認爲 Base、Arbitrum 和 Optimism 等 L2 今天幾乎沒有動力離开以太坊。
Celestia 商業模式和費用
雖然 Celestia 在發布數據方面佔有大約 90% 的市場份額,但在費用方面,它只佔有 25% 的市場份額(因爲成本低於以太坊)。目前,它每天的費用大約爲 2-2.5 萬美元。
費用設置得盡可能低,以防止垃圾郵件。目標是今天形成網絡效應,以後控制定價權。
最終,Celestia 的定價權將來自其作爲 L2 和 L1 統一標准的網絡效應。沒有網絡效應,就沒有定價權。
可尋址市場
一切都與規模經濟有關。Celestia 可尋址市場包括所有以太坊匯總、主權應用鏈以及結算到 Solana 或其他 L1 的潛在 L2。
最終,Celestia 認爲鏈的數量可能會比網站的數量還多。
其目標是對大規模交易收取約 1/10 美分的費用。
Celestia 會成爲“web3 版的 AWS”嗎?
正如 AWS 通過處理繁重的服務器和可擴展性來促進 Web 應用程序的普及一樣,Celestia 可以通過處理大規模數據可用性來促進定制區塊鏈應用程序的普及。
借助 Celestia,开發人員可以部署自己的鏈(匯總或主權鏈),而無需招募數百名驗證者或發明新的共識協議。這類似於初創公司使用 AWS 啓動雲服務器,而不是購买物理服務器。
Web2 的最終結果是進入門檻大幅降低。因此,Celestia 認爲,如果 web3 用例能夠實現網絡效應,作爲需要定制 web3 堆棧的开發人員的默認解決方案,那么其潛在市場可能會大幅擴大。
AWS 通過消除基礎設施障礙和降低成本,對互聯網上網站和應用程序的普及產生了巨大影響。
Celestia 正在尋求爲匯總和主權區塊鏈的普及提供同樣的支持。
總結
互聯網由一系列去中心化協議組成,這些協議最終實現了全球信息(數據)共享,這樣一台計算機就可以訪問世界上的所有內容。
但這並非一蹴而就。這是一個將關鍵協議(如 TCP/IP、HTTP、DNS 等)與 AWS 等工具結合在一起的過程,最終才造就了今天的互聯網。
在許多方面,web3 正在以類似的去中心化方式構建。
最終,需要有一個跨鏈和數據的“結締組織”,以在 web3 中提供類似於我們在 web2 中的用戶體驗。
Celestia 希望成爲這種“結締組織”。
他們押注於一個樂觀的未來,在這個未來中,开發人員將希望擁有不受約束的靈活性來構建 web3 應用程序,同時讓所有人都能訪問數據。
我們認爲他們今天可能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
但技術還不夠。他們需要通過跨鏈可組合性在 L2 和 L1 之間創造巨大的網絡效應,才能實現這一愿景。
這並非易事。
但考慮到目前的估值、潛在市場、團隊、支持者、早期領先地位以及當今市場上缺乏競爭(以太坊除外),我們認爲 Celestia 最適合解決這一問題。
最終,我們認爲押注 Celestia 是對 web3 擴展(網站規模的區塊鏈擴散)的押注,是對以太坊及其成功執行 L2 路线圖能力的對衝。
標題:
地址:https://www.pressbased.com/post/1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