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相關

後 Layer 2 時代,Morph 是下一個空軍標的?最強U卡已誕生?一文詳解 Morph 願景丶產品

By admin 2025-03-28 07:05
後 Layer 2 時代,Morph 是下一個空軍標的?最強U卡已誕生?一文詳解 Morph 願景丶產品

由於近期 Morph Black 白名單活動,以太坊 Layer 2 Morph 討論度飆高。消費級公鏈的敘事變得更加具體,推出公鏈官方 U卡 (使用穩定幣丶加密貨幣作為支付方式的卡片,主要是 Visa 及 Mastercard) 結合權益 NFT。不過本輪週期 L2 已從天王級敘事,變成空軍首選做空標的,Morph 消費公鏈敘事是什麼?能打破 L2 已死定律嗎?本文將深度解析 Morph 產品。

Layer 2 賽道目前仍是一片愁雲慘霧,老大 $ARB 自 ATH 已經負 83%, 狹帶 Superchain 敘事的 $OP 也差不多,估值 8B 的 $STRK:-96%。而曾經的天王級 L2 $SCR:-73% (僅三個月)。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

消費級公鏈是什麼?

根據報導,Morph 消費級公鏈願景的第一層是改造 DeFi,讓 DeFi 變得更易於普通用戶接觸。第二層是鏈上應用場景,聚焦在如何將日常用戶帶到鏈上。第三層是支付解決方案,Morph Black丶Morph Pay 就是這個部分,由公鏈官方直接推出 U卡,綁定權益 NFT。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第一層:改造 DeFi

新聞中給的更具體的案例是 Kaboom,一個 TG BOT。可以理解 TG BOT 這種與社群媒體綁定的方式,一般來說更易於 Web2 用戶接觸鏈上交易,參考 WhatsApp 上的 Sati。但基本上 TG BOT 大家都在做,WHY Morph?

(WhatsApp 就能跨境轉帳?Sati 完成 60 萬美元 Pre 種子輪融資,投資人包含墨西哥第三大富豪)

另一方面如果不走交易機器人的路線,想學 Mini App 概念,Telegram 已經把這條路封上了,Telegram 目前只支援 TON 鏈。真的想打社群媒體的話,至少 KAIA 還有 LINE 加上 KakaoTalk 的優勢。

(專訪 Kaia 公鏈:帶你重新認識 Kakao 與 Line 推出的全新 EVM 兼容公鏈)

不過有個小巧思,先前介紹的 Hana Network 有獲得 Morph 投資。Hana Network 是輕量級的金融介面,利用娛樂化的使用介面,降低去中心化金融使用門檻。儘管 Hana Network 目前做的是 Hyperliquid 的前端,但從這點來看或許不排除支援 Morph。

(以低於VC估值公售已成顯學,幣安孵化的 Hana Network 會是 Hyperliquid 逆襲 CEX 最後拼圖?)

第二層:鏈上應用場景

新聞中舉例 Impakt 將代幣經濟結合在家健身,但這種案例在在 Stepn 的時候已經流行過了,並沒有跑出好的結果。所以 WHY Morph?

第三層:支付解決方案

這可能是最值得探討的部分,目前看到的產品線是 Morph Pay,而旗艦產品就是最近掀起討論的 U卡 Morph Black。Max Resnick 先前闡述自己對以太坊主網與 Layer 關係時曾指出,買咖啡或小額轉帳這類的交易,可以利用 Layer 2 來壓縮,但核心上 Layer 1 才應該是人們交易的地方。Morph 在這裡作為支付方式應用鏈的想法或許是不錯的。

(以太坊開發者大談發展窘境,曝以太坊已脫離正軌)

目前看來 Morph 定位挺類似 Infini,將資金轉到帳戶,享有年化收益回報,官方透露年化收益能高至 30% 的。Infini 之前收益主要建立在 Morpho 上的 Vault,收益相當透明。挺好奇 Morph Pay 的收益來源,以及是否效仿 Infini 建立透明的收益管道。

根據過往經驗 Morph Pay 是可以先辦起的,初期不外乎以 Morph 代幣形式給予用戶高額年化報酬,行銷預算用完後會減少,就當作是嚕 DeFi 頭礦吧。

Morph Blakc 卡分析

目前看起來,應是跟 DCS Card Centre 合作發卡,這是新加坡的合規發卡商。DCS 的 D-Vault 功能,允許持卡人透過充值來提升信用額度或支付餘額。

簡單來說,假設你的信用卡額度是 SGD 2,000,但你需要進行一筆SGD 3,000的消費。在 D-Vault 存入SGD 1,000 (現金/數位資產),這樣你的可用額度就增加到 SGD 3,000 (原額度2,000 + 充值1,000)。

這種方式類似於「預付」額度,但不同於借記卡,因為你仍然可以使用信用卡的信用功能(如分期付款或積分)。也就是說,實務上比較像透過財務證明來決定額度,而非年收入/職業等方式決定刷卡額度。不過刷卡紀錄上就是信用卡。

也有一說 Bitget 收購銀行,因此可以直接發卡?剛好最近有兩起 U卡發行商融資的消息,可以對比一下。最近拿到 NorWest 領投,Coinbase 參投 2450 萬美元融資的 Raincard。以及大家都很熟悉的 Redotpay,A輪融資 4000 萬美元。後續鏈新聞會再出一個 U 卡評比。

再對比一下 Morph 的親爸爸 Bitget Card,同樣定位為信用卡,但只開放給有一定資產規模的 VIP。而 Bitget Wallet Card 就明確定位為 Debit Card 了。筆者猜測 Morph Black 定位大概是高於 Biget Card丶Bitget Wallet Card 的旗艦卡

Morph Black 釋出的諸多福利也讓人想到上輪週期的神卡 Cryptocom。Morph Black 鑄造價 0.2E,也相當於 Cryptocom 紅卡。但多了 Aspire VIP 等諸多福利,加上生態系空投預期。目前 Morph Black 已結束鑄造,可以在 OpenSea 上進行購買。

各路 U卡數據對比:

手續費:

Bybit:1%

Bitget:0.9%

Redot:1%

Infini:1%

換匯手續費:

Bybit:0.9%

Bitget:不確定

Redot:1.2%

Infini:1~1.5%

提款手續費

Bybit:2%

Bitget:2%

Redot:2%

ATM提款上限

Bybit:1 萬 3500 美元 (每年)

Bitget:1 萬美元 (每月)

Redot:20 萬美元(每月)

而 Morph 目前將費用喊到 0.3%,提款上限 100 萬美元。如果成真這大概是目前最強 U 卡

Morph 生態能行嗎?

Morph 目前正進行積分任務。跨鏈到 Morph丶在 Morph 消耗 gas 等都能累計積分。但 Morph 有一段時間實際交易手續費要幾十 U,但在瀏覽器上顯示的僅是一般 L2 手續費。之前 KOL Icefrog也爆出官方偷改 gas 積分。

另一方面,TVL 77M 中 BulbaSwap 就 63M。Morph 生態目前看 BulbaSwap 就好,投資人 Foresight Ventures、MEXC Ventures、Kronos Research、Morph 這樣應該挺明瞭了。但整個鏈的 DeFi 協議 24 小時手續費收入僅 1276U。看起來鏈上交易真的沒那麼活躍。

Optimistic 結合 ZK 共識機制?

白話文是,一般時候使用 Optimistic,挑戰期有爭議再生成 zk proof,但這其實這就是 Optimistic。或許大家已經不重視 L2 用什麼技術,不過以交易終局時間來看,Optimistic 需要數天(挑戰期結束),zk proof 時間比較短。

$MORPH 代幣定位?

Layer2 公鏈代幣最常被詬病的點,莫過於治理代幣的使用場景過於空泛,根本不存在需求。目前 Morph 主網已上線,也跟其他 Layer2 一樣,使用 ETH 作為 gas fee。既然代幣尚未推出,就已經可以運行主網,是否代表 Morph 代幣定位就如同其他 Layer2 一樣,僅作為治理代幣。

另一方面,Morph 基本就是 Bitget 與 MEXC 的 Layer2 鏈上野望,從 BGB 與 MX 兩個交易所代幣上線 Morph 就可窺知一二 (這兩個代幣只上線以太坊跟 Morph)。Bitget 強打 BGB 代幣賦能,MEXC 推出 DEX+,都是 CEX 將影響力向鏈上延伸的案例。

(BGB 代幣最新白皮書重點整理:結合 PayFi丶強化鏈上應用丶銷毀 40% 流通並持續通縮)

問題來了,一條鏈要增加三個主要代幣賦能 (Morph丶BGB丶MX) 所以 Morph 代幣定位為何?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Layer2Morph

衍伸閱讀

  • MegaETH 推出 The Fluffle 靈魂綁定 NFT,承諾至少空投 5% 代幣,限量一萬個
  • 當 Vitalik 青睞的世界電腦 MegaETH 遇上做市商矚目的新世代 DEX,GTE 完成社群融資

標題:

地址:https://www.pressbased.com/post/1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