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ple 斥資 12.5 億美元收購 Hidden Road,躍升全球最大非銀行經紀商

區塊鏈支付公司 Ripple 近日宣布,以 12.5 億美元收購跨資產經紀商 Hidden Road,此舉不僅是加密領域史上最大併購案之一,也讓該公司成為首家擁有並營運多資產經紀業務的加密公司,無疑將強化其穩定幣 RLUSD 和 XRP 的市場影響力,並進一步推動 XRP Ledger 的機構採用。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Ripple 跨足經紀業務,建立非銀行霸主地位
透過這筆 12.5 億美元的交易,Ripple 將 Hidden Road 納入旗下,使其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非銀行經紀商。
Today, Ripple announced it is acquiring Hidden Road for $1.25B– becoming the first crypto company to own and operate a global, multi-asset prime broker. Together, Ripple and Hidden Road are bringing the promise of digital assets to institutional customers at scale, bridging…
— Ripple (@Ripple) April 8, 2025
Ripple 公告指出,Hidden Road 目前為超過 300 家機構提供服務,每年清算超過 3 兆美元的交易量: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透過結合 Ripple 的區塊鏈技術與 Hidden Road 的清算實力,預計將大幅提升 XRP Ledger 的跨境交易效率與穩定性。
RLUSD 成戰略主角:傳統金融的新橋梁
Ripple 執行長 Brad Garlinghouse 表示,Hidden Road 未來將利用 XRP Ledger 來清算部分交易,並採用 RLUSD 作為主要抵押品,取代傳統需等待 24 小時的法幣結算流程,顯著提升金融作業效率:
使用 XRP Ledger,再加上我們的穩定幣 RLUSD,Hidden Road 客戶再也不用忍受法幣結算的冗長等待。
無庸置疑地,此次併購將助力 RLUSD 擴展機構用戶基礎,鞏固 Ripple 在穩定幣領域的布局。
(探究 Ripple 的流動性飛輪策略:新穩定幣 RLUSD 能否複製 XRP 的成功?)
Garlinghouse 同時表明,隨著美國 SEC 監管壓力減輕,此時正值美國市場對加密產業全面開放的關鍵時刻:
Ripple 將借助 XRP 的技術優勢,抓住這波市場成熟機會,加速傳統金融與區塊鏈的融合。
(黑石總裁 Gray:IPO 與併購市場已開始回暖,關稅造成短期市場動盪不幹擾長期投資)
Ripple 策略轉向:聚焦併購而非 IPO
Ripple 總裁 Monica Long 日前也在巴黎區塊鏈週表示,公司目前專注於併購而非 IPO (首次公開募股)。她自信說道:「我們現在絕對是併購 (M&A) 領域的重要參與者」
IPO 對需要更多資金的公司來說具有意義,而 Ripple 並不缺乏流動性。成長的關鍵在於業務拓展,而我們透過併購和有機成長來達成該目標。
不難看出,透過併購 Hidden Road,Ripple 不僅壯大了實力,也展現成為產業整合者的雄心。
Hidden Road 創辦人兼執行長 Marc Asch 也透露,此舉將進一步提升客戶量體並拓展新市場,讓 Hidden Road 成為具全球競爭力的經紀平台:
我們獲得的不只是資金,而是 Ripple 帶來的資源、執照與全球視野。
XRP Ledger 邁向新篇章:專注機構級應用
Ripple 技術長 David Schwartz 在社群上興奮表示:「這可能是 XRP Ledger 歷史上的關鍵轉折點。」
他指出,Hidden Road 每天處理逾 100 億美元、超過 5,000 萬筆交易。只要其中一部分轉移到 XRP Ledger,對其效能與信譽將是重大加分。
這將是 XRP Ledger 的「關鍵時刻」,未來 RLUSD 與現實世界資產 (RWA) 的代幣化應用,也更將進一步推進該鏈的成長動能。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Brad GarlinghouseHidden RoadRippleRLUSDXRPXRP Ledger併購經紀商衍伸閱讀
- SEC 放棄上訴瑞波!執行長 Garlinghouse 有望在美國 IPO,Bitwise、富蘭克林爭相申請 XRP ETF
- Ripple獲杜拜DFSA監管批准,成當地首家獲批的區塊鏈支付服務提供商
標題:
地址:https://www.pressbased.com/post/1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