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斥資 5,000 億鎂加大美國 AI 建設!川普稱關稅政策起作用,台廠外移壓力加劇

輝達 (NVIDIA) 於 4/14 宣布,未來四年將在美國境內斥資 5,000 億鎂打造 AI 硬體設備與基礎設施。對此,美國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第一時間也在白宮背書這項投資,並稱「這是因為關稅政策起作用」。
而輝達也成為第一家在美國本土打造 AI 超級電腦的科技業者,與此同時台積電、鴻海、緯創、日月光等台廠也捲入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浪潮。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斥資 5,000 億鎂擴建 AI 設施,台廠扮重要角色
根據輝達聲明,目前已開始在台積電鳳凰城新廠生產最新的 AI 晶片「Blackwell」。除此之外: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也與鴻海、緯創合作,在德州興建 AI 超級電腦製造廠
-
也與日月光 (Siliconware) 與 Amkor 在亞利桑那州做封裝與測試
整體估算,這些基礎建設加上未來出貨的設備總價高達 5,000 億美元,這些晶片與伺服器將供應全球 AI 資料中心需求。
誰會買這些晶片?微軟、亞馬遜、Meta 都搶著砸錢建 AI 中心
根據練新聞先前報導,全球雲端巨頭今年預計在 AI 硬體與數據中心總投資將高達 3,710 億美元,比 2024 年增長 44%。而主要買家包括:
-
微軟 (Microsoft)
-
亞馬遜 (Amazon)
-
Meta
每顆 Blackwell 晶片要價數萬美元,一整台 AI 伺服器更可能破百萬美元。換句話說,這波 5,000 億美元計畫可能代表數十萬台 AI 超級伺服器的產出量。
川普搶頭香喊話,這是關稅政策奏效的證明
川普週一在白宮受訪表示,輝達決定把產線拉回美國,是因為「我們的關稅政策起作用」。
而事實上,這些投資案有部分早已規劃許久,但有分析師指出:「即便如此,這樣的結果還是可以被川普政府作為政策勝利。」
製造業回流成趨勢,從蘋果到禮來都回美設廠
除了輝達,從蘋果 (APPLE) 到製藥巨頭禮來 (Eli Lilly) 也都陸續宣布擴大在美國的生產投資。
雖然有不少案子在川普上任前就開始啟動,但在目前這波高關稅、供應鏈地緣政治風險的氛圍下,確實有愈來愈多企業把「回美製造」作為策略核心。
川普持續加壓電子關稅,放話手機、筆電也不會放過
雖說美國在上週五才釋出一小波電子產品關稅豁免,但川普本人於 4/13 又親自出面表示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仍會繼續課稅,先前的豁免只是流程,不代表政策方向轉變。
這番言論也讓全球電子產業大震盪,也讓台灣的電子代工與半導體業者面臨更多「外移美國」的壓力與誘因。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AI台灣川普晶片美國輝達關稅衍伸閱讀
- 美國電子產品豁免總額達 3,900 億鎂!蘋果、輝達與台積電暫避 125% 關稅重擊
- 量化 AI 新創 SandboxAQ 完成 E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橋水基金、輝達和 Google
標題:
地址:https://www.pressbased.com/post/12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