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新聞

加密代幣的本質及屬性

By 道說區塊鏈 2025-04-16 02:44
加密代幣的本質及屬性

來源:道說區塊鏈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分享了巴菲特“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觀點。

這個觀點要成立除了昨天文章裏分享的那些投資邏輯之外,還有一個更爲根本的法律上的保障,那就是股票是真實代表公司權益的。

當投資者把一個公司所有的股票都买下來後,在法律上他就相當於完全擁有這家公司了。他可以決定董事會、管理層,可以隨意處理公司的收益。

沒有這個法律上的保證,买股票就沒有那么大的意義了,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會極大降低。

用這一點來衡量加密生態中的代幣我們就會發現其中一些本質上的區別了。

我一般把加密生態中的代幣分爲兩類:

一類是原生代幣,比如比特幣、以太坊等。

另一類則是非原生代幣。

所謂原生代幣就是直接寫在項目的源代碼中的,這種代幣直接參與代碼的運行和項目的運作。這類代幣非常像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商品,比如石油。

原生代幣在項目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它們項目根本就無法運作。比特幣、以太坊如果沒有它們的原生代幣,它們的區塊鏈根本就無法維持運營。

而非原生代幣則不同,它們並非一开始就寫在項目源代碼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項目方額外發行的。實際上就算沒有這些代幣,項目的運作也可以持續。

Uniswap沒有代幣也運行了一段時間;BASE二層擴展到現在都沒有代幣,但這絲毫不影響它在以太坊二層擴展生態中熠熠生輝。

在現在的加密生態中,數量、種類最多的是這類非原生代幣,引發爭議最大的也是這類非原生代幣。

對這類非原生代幣,一些項目方幹脆直接將其定位爲實際意義非常有限的治理代幣,放任自流;而另一些項目方則爲了凝聚社區,會用項目的盈利收入進行回購銷毀。

這種回購銷毀的動作很容易讓人把這類代幣聯想爲股票,乃至於時間久了,我們會在潛意識中慢慢地把這類項目代幣往股票上靠,甚至會用股票的估值邏輯來衡量這類代幣的內在價值。

“這個項目的估值應該是多少,所以這個項目代幣的價格應該是多少”,這類話語就是這種潛意識最典型的反映。

但如果我們靜下心來,用文章前面所述的那個股票在法律方面的保障來看這些代幣,其實它們根本就不具備這種價值或者說價值非常有限。

一個投資者如果把所有的BNB全部买下來了,他就能決定X安的董事會?就能決定X安的管理層?就能決定X安每年的收益該怎么花或者幹脆拿走?

肯定不行。

前陣子一直有傳言說某大所准備和現任美國總統的家族進行交易,出讓交易所的部分股權。

我們姑且不論這條消息中所描述的交易是否屬實,但我們一定可以從這個傳聞中看出這個交易所真正值錢的東西是什么。

當然不是它發行的代幣,而是它的股權。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BNB的內在價值比不上COINBASE的股票。

我如果有錢,我把COINBASE的股票全部买下來,我就能把交易所下市,就能把股票銷毀,然後整個交易所未來每年豐厚的淨收益就完全是我的了,我就得到了一個肥肥的現金牛。

如果這些非原生代幣根本就不具備股票那樣的權益,那它們是什么呢?

在我看來就是項目方爲了凝聚社區,給社區發放的一種鏈上紀念品,無論是用敘事的方式還是用回購的方式,目的都是一樣的:給這個紀念品賦予想象空間,能讓它“升值”。

但這種作法恐怕只能吸引散戶,指望外界的大資本真金白銀地买這些代幣恐怕是太天真了。

如果這些代幣未來還只是維持這個狀況,它們的估值還會繼續坍塌,如果想讓這些代幣真正變成有價值的資產,真正出圈,我現在能看到的途徑只有兩個:

一是變成像股票那樣真正具備權益的資產;

另外一個則是像原生代幣那樣成爲項目中必須有實際用途的“商品”,參與項目的運營和運作,使得項目一旦離开這個代幣就根本無法維持生存。

標題:

地址:https://www.pressbased.com/post/12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