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新聞

金色百科 | 貿易战是如何影響股票和加密市場的?

By 金色精選 2025-04-17 02:31
金色百科 | 貿易战是如何影響股票和加密市場的?

作者:Bradley Peak,CoinTelegraph;編譯:陶朱,金色財經

一、2025年中美貿易战

2025年4月2日,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宣布全國進入經濟緊急狀態,並宣布全面徵收新的進口關稅。

這項被稱爲“解放日”的政策對所有外國商品設定了10%的基准關稅,其中對中國產品徵收高達145%的關稅。此舉旨在解決長期存在的貿易失衡問題,保護民族產業。

中國幾乎立即做出回應。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飆升至125%,並對全球制造業至關重要的稀土元素出口實施限制。幾天之內,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急劇放緩。

市場對此反應不佳。標准普爾 500 指數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下跌了 15%。截至 4 月 7 日,納斯達克指數今年迄今已下跌近 20%。貿易緊張局勢的升級及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潛在連鎖反應令投資者感到不安。

加密貨幣市場也並未因此平靜。隨着股市下跌和不確定性蔓延,比特幣交易量激增,許多人轉向數字資產進行對衝。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些貿易緊張局勢如何影響金融市場,首先是傳統股票,然後是加密貨幣。

二、貿易战對股市的影響

市場不喜歡意外——尤其不喜歡貿易战。

2025年4月,美國宣布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145%的關稅,華爾街的反應迅速而激烈。標准普爾500指數在短短兩天內暴跌逾10%。科技股更是雪上加霜,納斯達克指數自今年年初以來已累計下跌近20%。

不過,如果你關注過以往貿易战的市場走勢,你就會發現這一切並不陌生。2018-19年,在中美第一輪關稅战期間,每一條關於談判或新關稅的推文都引發了股市的劇烈波動。而如果你將眼光放遠,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就是最早、最臭名昭著的例子之一,當時關稅不斷攀升,全球貿易萎縮,大蕭條也因此加劇。

那么,爲什么股市會受到如此嚴重的衝擊呢?原因如下。關稅提高了進口商品的成本,擠壓了依賴國際供應鏈的公司的利潤空間。當汽車制造商或電子品牌不得不支付更高的零部件成本時,這些成本要么會侵蝕利潤,要么會轉嫁給消費者。無論哪種情況,這對盈利來說都是壞消息,而盈利是決定股票估值的因素。

還有恐懼因素。貿易战給經濟注入了巨大的不確定性。接下來會不會加徵更多關稅?其他國家會不會採取報復行動?這種不可預測性會導致企業推遲投資和招聘,而消費者可能會开始減少支出。這表現爲市場波動性加劇,通常用華爾街所謂的“恐慌指數”VIX來追蹤,該指數在這種時期往往會飆升。

各國央行有時會試圖通過調整利率或注入流動性來緩解衝擊。但當問題的根源在於政治時,他們能做的也有限。

三、當關稅來襲時,加密貨幣會受到衝擊,然後反彈

關稅也對加密貨幣造成了衝擊,但市場幾天後就恢復了,這反映出加密貨幣在全球不確定性時期波動性大且反應靈敏的特性。

特朗普宣布新關稅後,比特幣跌至7.6萬美元左右。以太坊和其他主要代幣也紛紛跟進,導致加密貨幣市值在幾天內蒸發了約2000億美元。

同樣,這種拋售並不罕見。當不確定性加劇時——例如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突然升級——投資者往往會選擇穩妥行事。這意味着投資者會撤出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波動性較高的資產,轉而持有現金或債券等被視爲更安全的資產。這是典型的“避險”策略。

但正如您之前所見,加密貨幣不會長期低迷。到4月中旬,比特幣已經反彈,交易價格略低於85,000美元。以太坊、瑞波幣和其他主要山寨幣也收復了部分失地。對許多投資者來說,此次反彈提醒人們,盡管加密貨幣波動較大,但它也越來越被視爲一種有價值的對衝工具,不受任何政府或政策決策的影響。

2018-19年,在中美關系緊張的早期階段,比特幣也呈現出類似的模式:短期下跌後迅速回升。2025年初,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產品徵收新關稅,導致比特幣價格下跌,但隨後迅速回升。

與此同時,股市的復蘇之路往往更加艱難。截至4月,標准普爾500指數在2025年迄今已下跌近9%,納斯達克指數下跌超過13%。美國暫停部分關稅90天後,股市曾短暫回升,但總體而言,股市情緒依然動蕩。

四、貿易战對供應鏈和消費者意味着什么

2025年貿易战的連鎖反應正在衝擊全球供應鏈,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地蔓延。

從電子產品到汽車,再到醫藥,全球貨物運輸成本正在上升。讓我們來具體談談幾個行業。

貿易战對電子和半導體的影響

電子產品是其中的核心。2024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價值1460億美元的電子產品。隨着這些商品關稅的上漲,如果這些關稅持續下去,企業每年的成本可能會增加1820億美元。

這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一個問題。以蘋果爲例。由於手機沒有長期豁免,iPhone 16 Pro Max的價格可能會從1199美元飆升至1800美元以上。再加上未來對筆記本電腦、芯片和智能設備徵收關稅的不確定性,整個行業都處於緊張狀態。

貿易战對汽車行業的影響

汽車制造商也面臨着類似的困境。美國已將對中國產汽車的關稅從25%提高到100%以上。不僅整車受到影響,來自中國的電池、芯片和其他零部件也受到了衝擊。

對電動汽車制造商而言,這尤其沉重的打擊。中國電池零部件對許多美國和歐洲電動汽車品牌至關重要。由於供應鏈突然陷入繁瑣的手續和成本上升的泥潭,一些汽車制造商正在暫停生產或更換供應商。

貿易战對制藥業的影響

即使是醫療保健系統也感受到了影響。美國在關鍵醫療用品和藥物成分方面嚴重依賴中國。新的關稅導致價格上漲,現有的短缺狀況也日益惡化。

行業專家警告稱,這將帶來重大衝擊。從常用藥物到醫院級設備,所有產品都可能變得更加昂貴。在已經承受巨大壓力的醫療保健系統中,即使是一個小小的瓶頸也可能引發嚴重的問題。

五、關稅上漲、市場動蕩,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2025年中美貿易战的總體前景仍不明朗,其對全球投資者、商界領袖和政策制定者的實際影響尚不明朗。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短期、中期和長期前景。

短期

市場暫時松了一口氣。當美國宣布對部分科技產品(例如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免除最嚴厲的關稅時,市場松了一口氣。標准普爾500指數上漲,全球股市也紛紛跟進。以科技股爲主的亞洲股指上漲,包括德國DAX指數和英國富時100指數在內的歐洲股市也出現上漲。甚至美國銀行的業績也進一步提振了樂觀情緒。

不過,這可能只是暫時的。這些豁免政策仍在審查中,而更宏觀的貿易政策則顯得遲鈍。

中期

展望未來,風險开始加大。如果貿易衝突持續下去,可能會嚴重拖累全球經濟增長。摩根大通最近將其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調至60%,這可不是小事。各國央行已經在權衡下一步行動;利率調整、協調行動和應急計劃都重新被提上日程。

一些人,例如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呼籲全球採取類似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應對措施。與此同時,企業正在重新思考其供應鏈,並爭相尋找替代方案,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長期來看

你會看到各國正在探索新的貿易協定,並試圖減少對傳統強國的依賴。例如,中國正在加大人民幣國際化力度,並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相反,美國則傾向於國內制造業,並試圖減少對進口的依賴。

其後果可能是巨大的。世界貿易組織警告稱,美國和中國的貿易額可能萎縮高達80%。考慮到這兩個國家約佔全球貿易額的3%,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如果這種下降成爲現實,可能會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

標題:

地址:https://www.pressbased.com/post/12474.html